在日本育兒專家、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諸富祥彥所接待的育兒咨詢當中,很多母親都在抱怨:“男孩真難培養啊!”“真是不明白,爲什麽男孩會做出這種事?” 實際上,男孩從小就不是一個能讓父母省心的主兒,永不停歇地到處亂跑亂動,讓母親根本無法把眼睛從他身上移開。做父母的只想大呼:“爲什麽你會是這個樣子啊?!”兄弟間的吵架,經常也會發展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舉行的“2015家庭教育國際論壇”上,一組中國的調查數據印證了諸富祥彥的感受。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課題組對北京、黑龍江、江西和山東四省市2萬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分別進行了家庭教育相關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家庭中男孩教育正在面臨困境。 “男孩困境”貫穿人生兩個階段 該調查顯示,逾五成的家庭中子女教育成爲母親的“獨角戲”,三成家庭中能夠做到父母共同負責子女教育,而父親擔起主要教育職責的家庭僅占一成,明顯說明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現狀。 在親子溝通中,當子女發脾氣時,男孩家長選擇“訓斥”和“忍不住動手”的比例高于女孩家長,而選擇“冷處理”和“耐心詢問”的比例低于女孩家長。可見,家長對待男孩的方式更加嚴厲,運用否定或批評的言辭多于女孩。 關于男孩的學業情況,該調查主要從學習動機、課外閱讀和學業成績三個學習的核心方面進行考查,結果顯示,男孩在上述方面的情況均比女孩差。 調查顯示,一方面,作爲教育者的父母因角色的失衡對男孩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正因爲家長缺少對男孩自身心理、情感等特點的認識,因而在親子溝通、教育方式等方面會采取不適宜的應對方式,由此使得男孩在家庭教育中面臨困境。 诸富祥彦教授曾经做过30多年的育儿咨询,在他看来,养育男孩子父母感到最困难的时期有两个阶段,一个是童年,另一个则是22岁到35岁的青年 期或成年前期。男孩子最大的困难是恋爱、结婚以及就业相关的问题,父母最大的烦恼便是男孩是否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都能独立。例如,东京都55岁 男性的未婚率(一次婚都未结过的比率)现在推测约为25%。 而讓諸富祥彥感受最深的,是不願上學的咨詢。 女孩子很多對一周有個遲到或提前一兩節課早退這些“缺席”行爲抵觸不大,所以按認知行爲療法所說的分階段原則比較容易輔導。 但是男孩子對遲到早退則有較大的抵觸。日本人有很強的“視線恐懼”,男孩子非常害怕因遲到而招來班上同學的視線,因此拒絕遲到早退,結果不會小“缺席”,易陷入完全不去學校的僵局。 當下,日本的父母很多覺得養育男孩子很麻煩,希望要女兒。另外,多數男孩一旦成人便離開故鄉,離開父母,而女兒則願意留在故鄉。日本的父母基于期望女兒將來照顧自己等原因,覺得女兒比兒子能夠長期維持和母親的關系,所以第一個孩子更想要女兒。 和孩子一直在一起,應一個小時調整一下情緒 對這一階段的男孩,父母應該怎麽做? 诸富祥彦说了一句话——父母内心的安定。养育孩子,没有比提供可以安心的环境更重要的,而能够最大发挥作用的是父母自身内心的安定。父母情绪不 安定,易怒的话,孩子也就得不到可以安心的环境。父母自身内心安定,充满爱和幸福,对孩子内心的安定则极其重要。尤其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的话,父母容易烦 躁,保持内心的安稳更显重要。 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會感受到“我是被愛的,我是父母的寶貝”。于是就覺得“我可以幸福,我可以做到”,對自己能有肯定的認識。父母和孩子一直在一起的時候,有必要一個小時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情緒煩躁地和孩子相處,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教育子女,比起時間,親密度更重要。對孩子來說,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雖長,但如果不愉快,還不如短時間一起度過一個充滿愛和幸福的時光,這樣對孩子的內心穩定更有效。 對于母親來說,還是按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養育孩子。母親需要多長時間和孩子愉快相處,諸富祥彥建議根據自己的養育方式來決定。 如果希望和孩子隨時都能在一起的話,就當家庭主婦;如果一天想和孩子分開5個小時左右,那就選擇當臨時工;相反,如果覺得自己不擅長養育孩子,一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最多5個小時就夠了,那就借助社會的力量養育孩子,自己主要從事工作好了。 像這樣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養育孩子,對于母親在養育孩子過程中保持穩定的情緒很重要。 從小做家務可能是一種解決方式 從22歲到35歲,男孩進入人生中的青年期或成年前期,也同時進入了男孩困境的第二個階段。 前些天,諸富祥彥接受了日本一家報紙的采訪。據該報的調查,婚後關系最和諧的夫妻是妻子年齡大于丈夫的“姐姐老婆”,相反關系相處得最不好的是同齡夫妻,就這一結果,報社記者問他原因。 他回答說這很自然。日本很多男子不如同齡女子成熟,與人的交往能力也差,所以女子牽頭的夫妻或戀人關系相處和諧的情況比較多。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諸富祥彥就在大學以男生爲對象進行了一項調查,問到“想和什麽樣的女子交往”時,有一半以上的男生選擇“年齡比自己大的女性”,這可以說是男生們的心聲。 他在課堂上曾就“表白”對一個學生組進行過調查,回答“希望男子主動表白”的女生高達97%,但實際上正在交往的情侶當中,有大約60%是女子主動表白的。 诸富祥彦问过一个因女方向自己表白、而和她成为恋人的男生,“你不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女孩吗,你怎么表达态度的呢?” “嗯,比如说相亲会上,如果我觉得不错的女孩到我跟前,我就会营造出一种气氛,让她感觉如果向我表白的话,我不会拒绝。” 正如上述“表白”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日本有不少男子有不善恋爱的苦恼。尤其是就读于男校的则更为突出。据哈佛大学的调查,从男校毕业的男子寿 命短,其风险和一生持续吸烟者相同。其理由是和女性交往的能力低且不能结婚,社会适应力差等。在他的调查中也反映出和异性交往能力差的男生在职场也容易受 挫。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在小学生的时候就多做家务。小学期间就做家务的男子,其恋爱能力高,就业率也好。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育兒網 ( 粵ICP備15023800號-3 )
GMT+8, 2025-9-17 21:24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