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家的小孩特喜歡讀書,寫起作文來一點都不費勁”、“看書時他就是坐不住,看一會就想跑去玩”、“我家孩子只喜歡連環畫,帶字的書一眼都不想看”......類似的話相信在家長們的口中一定不會少見。 2018年6月明基WiT聯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鍾書閣、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進行的中國兒童與家庭閱讀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近3分之2的孩子年閱讀量低于均值81.8本,有父母伴讀的孩子讀書的數量是同齡人的6倍,並且有64%的孩子表示找不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基于此現狀,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及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主辦,明基WiT及大白安心醫療協辦的,旨在推動親子共讀的公益講座于7月22日在北京舉行。講座主講人台灣中大教授陳德懷以《明日閱讀》讀書分享爲主題,與特邀嘉賓大白安心醫療顧問、北京長和大蘊兒科診所心理組督導楊如琪博士,明基電通全球照明産品事業部總監潘炯丞一起,分享了幫助孩子養成興趣閱讀習慣並實現終身閱讀的方法與心得。 從左至右:明基電通全球照明産品事業部總監潘炯丞、台灣中大教授陳德懷、北京長和大蘊兒科診所心理組督導楊如琪博士
終身閱讀興趣爲本,以身傳教親子共讀 講座上,陳德懷教授講解了《明日閱讀》中的核心概念——“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SSR)”,即強調以興趣爲本,在把選擇書目的權利交給孩子的前提下讓父母或老師每天至少用十分鍾的時間與孩子一起主動閱讀各自有興趣的書籍。 孩子對父母老師的要求會習慣性地産生抵觸心理,是因爲這些要求往往不是被他們的興趣所驅動的,只有當孩子們真正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才能把這種行爲習慣自覺地加以保持。家長作爲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一言一行都是小朋友們在成長階段模仿的對象,在家長的身體力行下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透過這種每天至少十分鍾的身教式、陪伴式的持續安靜閱讀,讓孩子發現原來閱讀是可以由他們主導選擇並能帶來快樂的,亦是對孩子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能力的培養。 多家機構攜手聯合,改善兒童閱讀習慣 此次《明日閱讀》分享會上,各與會機構都從其專業角度對如何培養兒童終身閱讀習慣提出了方法和建議。 明基電通全球照明産品事業部總監潘炯丞在分享會上表示,公司長期關心兒童的學習以及視力健康,亦觀察到家長對于孩童閱讀習慣的疑問和焦慮。根據明基WiT的用戶調研報告顯示,在參與調查的四千余人中有六成的家長和小孩有與對方一起共讀的意願,爲了照顧這樣的市場需求,明基推出了WiT MindDuo親子共讀台燈,它在設計上實現了更寬廣的照射範圍,方便父母與孩子一同閱讀和討論,爲親子共讀提供了更廣照明環境的同時也保證了閱讀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線照射,爲改善兒童閱讀習慣、推進親子共讀建立良好的硬件環境。 明基電通全球照明産品事業部總監潘炯丞
此外,大白安心醫療顧問楊如琪博士也分享了如何引導和提起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及在親子閱讀上家長應掌握的溝通和陪伴技巧。閱讀對孩子們來說,是他們人生成功最基本的學習技能之一,而應注意的是,在孩子做好准備之前,就去鼓勵孩子學習,反而會使閱讀變成一種挫折的體驗,此時家長需要做的是發現其中的原因,循序漸進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和讓孩子享受閱讀。大白安心兒童家庭醫生建議我們,父母和老師可以在孩子學習和生活中都創造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讓閱讀不局限于家中而是融于孩子的日常,成爲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使孩子將書中的故事和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親子共讀時,家長可以經常聊聊和孩子正在閱讀的書, 在閱讀後的夜晚和孩子一起分享心得體會。此外,父母應該合理限制孩子使用手機、電視、平板的時間,但盡量不要使用屏幕時間作爲閱讀的獎勵,或是作爲不閱讀的懲罰。
明日閱讀團隊于台灣推廣明日閱讀至今已吸引逾500所小學實際參與執行,其中中平小學的一、二年級學生在實施明日閱讀後一年可念200本書,而整個計劃參與學校的六年級學生平均有一半可以閱讀高一以上程度的書籍,近日亦開始于中國本地推動,明基WiT也會持續爲明日閱讀及親子共讀觀念進行在線或線下的推廣,期望能以實際行動改善中國兒童的閱讀習慣。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育兒網 ( 粵ICP備15023800號-3 )
GMT+8, 2025-9-15 02:08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