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即将迈入中伏阶段,与气温一样热度不减的,要属宝爸宝妈的焦虑。而有一种焦虑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进行“开学式”剖宫产。数据显示,每年7月、8月,生产率、剖宫产率均有明显增长。因为 9月1日是中小学生秋季开学的日子,也是孩子上小学的分界线。过了9月1日就意味着要晚一天入学,所以不少孕妈选择主动“挨刀”。那这一刀到底值不值?妈妈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就上述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副主任、广州爱博恩妇产医院副院长范建辉,听听这位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0年的主任医师、教授有什么建议。 剖宮産建議在39周以後 “如果孕媽在整個妊娠期的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我還是建議選擇陰道分娩。但是也存在由于這個孕婦的一些自身的原因,堅決要求剖宮産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就建議盡量是選擇在39周以後。”範建輝解釋道,以前只要胎兒滿37周就是足月了,就可以安排剖宮産手術。但目前大量的臨床循證醫學數據表明,孕37~38周時期出生的寶寶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入住NICU、轉新生兒科的比例都相比孕39~41周的寶寶要明顯增多。此外,無手術指征的剖宮産增加了身體恢複的時間;術後不能立即進食,也影響了乳汁的分泌。而且剖宮産手術後還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如再次妊娠可能出現凶險性前置胎盤高危情況。所以,建議孕媽們根據自己的妊娠狀況,結合醫生的建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分娩方式。 分娩疼痛或對胎兒不利 順産的寶寶一定比剖宮産的寶寶健康聰明嗎?對此,範建輝主任醫師表示,在妊娠期間,通過各項醫學檢查,排除胎兒畸形等異常情況,那寶寶基本都是一個正常的寶寶。但寶寶最終都要經過媽媽們艱辛的分娩過程才能來到世界上。這個過程非常的重要,這就涉及到分娩方式的選擇。如果胎兒體重大于4kg、胎兒窘迫、孕婦的骨盆狹窄、有子宮手術史、前置胎盤及其他妊娠期的合並症或並發症,就不建議選擇順産了,因爲這個過程極有可能造成寶寶的缺氧窒息、寶寶的損傷及孕産婦出血等風險。 隨著越來越多女性選擇生育二胎,“無痛分娩”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不過,不少媽媽怕打麻藥對孩子有影響,願意忍受疼痛。對此,範建輝主任醫師表示疼痛也並不是好事,它可能造成孕婦的精神緊張,從而影響體內一些激素分泌的異常,進而對生産過程産生不利的影響,如說産程延長、子宮收縮乏力、胎兒窘迫等。其實,分娩鎮痛在我們國家廣泛開展了,無痛分娩選擇的都是對寶寶和孕産婦副作用非常小的藥物,安全性很高。 愛博恩提倡對孕婦心理關注 在采訪中,範建輝主任醫師也提到現代女性面臨著來自家庭、工作、社會等方面的壓力,對于孕婦而言更需要關注其心理健康。愛博恩的理念就是提倡在保證母嬰健康的同時關注孕婦的心理健康。我們開展溫柔分娩,也就是關注孕婦在分娩過程的體驗感受,在人性化關懷的基礎上提供科學安全的的分娩方法。孕産婦們可以選擇各種體位,比如跪著、站著等,也可以選擇無痛分娩、陪伴分娩和導樂分娩的多種形式。同時還配備有專業醫護人員,爲孕婦進行産時心理疏導和身體按摩等,降低孕婦的焦慮感。在愛博恩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分娩環境,如家化産房、一體化産房,讓孕婦分娩更加放松順暢。 範建輝主任醫師稱:“讓孕婦覺得生孩子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情,我們希望是這樣的,所以我們也是一直這樣做的。”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育兒網 ( 粵ICP備15023800號-3 )
GMT+8, 2025-9-27 07:13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