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館趕走喝奶瓶的嬰兒 茅先生告訴記者,6月14日上午,他們一家到達上海動物園的時候,已經將近11點。在園內遊覽大約15分鍾後,孩子有明顯的饑餓表現,于是他們就打算用隨身攜帶的奶瓶給孩子喂奶。 “當時天氣比悶熱,我們想找個蔭涼的地方,能夠讓孩子安心喝完。我們向園內的保安打聽過,公園唯一的母嬰室在大門外面的遊客服務中心。我們走過去,大概還需要15分鍾。于是我們就來到附近的科學教育館,打算找一個安靜的角落給孩子喂奶。沿著無障礙通道上到二樓展示館門口時,裏面有空調,比較涼爽,我們就想借館內一隅喂孩子。沒想到,竟然遭到工作人員的粗暴驅逐。” 茅先生表示,他們跟管理人員發生了爭執。工作人員稱館內不能飲食,但茅先生看見有人在館內喝水,工作人員並未制止,爲何他10個月大的孩子用奶瓶喝奶卻不被允許?茅先生當即找工作人員要求提供《遊客手冊》,看看到底哪一條規定孩子不能在館內喝奶?工作人員無法提供。 茅先生夫婦指責動物園做法“冷血”,而館內工作人員表示要曝光茅先生一家的“不文明行爲”。 茅先生說,他回到家裏之後,繼續打電話向上海動物園投訴,要求言語不當的工作人員道歉。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需要了解情況,兩個星期之後才能給答複。 6月24日,茅先生接到上海動物園的電話。“對方表示,他們的工作人員依規履職,無需道歉。而且還堅稱大門外有母嬰室,遊客應該到母嬰室喂嬰兒。” 該動物園唯一母嬰室在大門外 6月26日中午,記者來到上海動物園遊客服務中心,隔著一間小小的閱覽室,就是該園的母嬰室。門虛掩著,記者看見該母嬰室內有一張嬰兒護理台,一只簡單的洗手盆,一只帶蓋的家用塑料垃圾桶,牆腳有一個帶盒蓋的電源插座,再無其他設施。 記者詢問工作人員:“上海動物園有幾個母嬰室?”工作人員表示,只有一個。 記者一再確認,工作人員告知,上海動物園的母嬰室就只有遊客服務中心的這一個。不過園內所有的公廁,都有相關設施供家長給嬰兒換尿不濕。 關于這處母嬰室,記者並非預先知道具體位置,而是在去遊客服務中心了解情況時偶然發現。記者在該遊客服務中心門外,並未看到有明顯的指引標示。園內的遊覽指示牌地圖上,僅僅標示了廁所和遊覽區域的位置,沒有標出母嬰室的位置。 根据《上海市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所有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植物园等经常有母婴逗留的公共场所,均需设置独立母婴室。当然有豁免情况,仅限占地面积小、日均客流量低于1万人次的社区小型绿地可申請暂缓设置。 母嬰室應爲獨立封閉空間,禁止與公共衛生間混用,面積≥10㎡。必須配備:嬰兒護理台(帶安全扣)、哺乳椅(含隱私遮擋)、冷熱水洗手台、電源插座、桌面/置物台、帶蓋垃圾桶。鼓勵增設溫奶器、空氣淨化器、應急用品箱(含尿布/濕巾)等。公園主入口50米內,需設置母嬰室導向標識,母嬰室門牌需含國際通用母乳喂養標志。 從上海動物園的大門進去,步行約5分鍾,就能看見科學教育館。這是一棟三層的建築,茅先生所說的展覽館在二層的位置。 恰逢展館在辦上海動物園70周年回顧展,館內布有文字和圖片的展廊,空間比較狹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時茅先生的愛人推著嬰兒車,就站在進門位置。門比較窄,有點阻擋其他遊客通行。記者測量了一下,門寬大約150cm。 大部分展館對館內飲食有規定 上海動物園到底有沒有“遊客不得在展館內飲食”的規定?遊客喝水跟嬰兒用奶瓶喝奶有何差別?面對記者的詢問,上海動物園遊客服務中心負責人“不確定”地說,他們似乎並沒有限定展覽館內不可以吃東西,只是不讓遊客吃氣味比較大的東西。 在“70周年回顾展”门口的墙上贴着一张临时打印的A4纸,上面写着“文明观展,請勿在展厅内饮食、坐卧、嬉戏打闹。谢谢配合!” 工作人員表示,事發當日,這張紙確實沒有張貼。但是不在展館內飲食,這是文明觀展的通常要求。 記者了解到,絕大多數博物館和展覽館嚴格禁止在展廳、展區或其他公共場所內飲食,以防止食物殘渣、液體或氣味汙染文物、展品或造成滑倒等安全隱患,以確保文物安全和觀展秩序。部分場館允許觀衆攜帶食品和飲料入館,但要求僅在指定區域(如休息區、走廊長凳或餐飲區)食用,並禁止帶入展廳。如浦東美術館禁止攜帶食物入館,但可攜帶透明瓶裝水;上海博物館允許觀衆在走廊長凳上自帶便當,但強調不得在展廳內飲食。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育兒網 ( 粵ICP備15023800號-3 )
GMT+8, 2025-9-23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