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藥是嬰兒的常用藥,但如果用錯了,可能會出大事。日前,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收治了一名10個月大的女嬰,因家長給她服用超量的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從普通發燒變成了急性肝衰竭。 今年6月,女嬰小汐(化名)因“疱疹性咽峽炎、胃腸功能紊亂”入院,初期生命體征平穩,但入院檢驗發現,肝功能異常、炎症指標顯著增高。 第二天,患兒突然出現嗜睡、凝血功能障礙,病情急轉直下,立即轉入PICU(兒童重症監護病房)。 經過醫護人員一番追問,家長在患兒發熱期間,不到24小時就喂了4次對乙酰氨基酚,每次劑量高達800毫克。 按說明書推薦標准,10公斤重嬰兒,單次最多只能服用150毫克,小汐服用劑量超出了5倍多。 超量服藥後,小汐肝功能急劇惡化,發生凝血障礙及神經症狀,醫生迅速鎖定診斷:對乙酰氨基酚過量導致的急性肝衰竭、肝性腦病。 PICU及時開展多學科聯合搶救:緊急調配特效解毒劑、乙酰半胱氨酸靜滴解毒、聯用聯苯雙酯等藥物護肝、大量補液利尿促排泄、輸注血漿糾正凝血異常、短期用甲強龍調控炎症,同時做好血漿置換准備。 搶救期間,急救團隊連夜聯系市外單位檢測,顯示小汐體內對乙酰氨基酚血藥濃度0.6μg/mL(低于急性中毒阈值)。因距末次給藥超過30小時,藥物已大量代謝,鑒于藥物代謝充分、血藥濃度低,血氨正常且肝功能逐漸好轉,最終未行血漿置換。 經過8天救治,小汐肝功能恢複正常。 深圳10個月大嬰兒一次普通發燒,突變急性肝衰竭!只因家长这个做法…… 嬰兒服藥要遵循劑量和間隔要求 據了解,對乙酰氨基酚是兒科最常用的退燒藥,但它的安全窗較窄,每日最大劑量不可超過60mg/kg。嬰幼兒肝髒發育還不完善,藥物代謝能力只有成人的20%-40%。家長給娃吃了退燒藥,如果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趕緊送醫: ●服藥後持續嗜睡,或者莫名煩躁哭鬧 ●皮膚、鞏膜(眼白)黃染 ●嘔吐物帶血,或者拉黑便 ●尿量明顯減少 ●燒退了,臉色還是慘白慘白的 醫生提醒,給孩子喂藥一定要劑量算准了再喂,建議使用專用喂藥器,避免“目測估量”。同時,要嚴格控制間隔時間,退燒藥兩次用藥至少間隔4~6小時,24小時內不超過4次。別爲了快速退燒“加量加次”。此外,很多複方感冒藥裏也有對乙酰氨基酚,要避免同時服用/使用,混著吃等于“疊加中毒”。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育兒網 ( 粵ICP備15023800號-3 )
GMT+8, 2025-9-18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